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上個週末去考專利師
考完以後,我覺得自己大概是不會上了。總平均要60分,而且專業科目要50分,這兩個目標看來都很難啊。
到考率
我的考場在四樓,第一堂的到考率就相當的低,不到60%。好像報名費繳好玩的,大家讓考選部賺這個錢都不會心疼,考到最後一堂到考率進一步降到45%左右。
智慧財產局在規劃制度的時候,採用代理人,專利師,律師三軌並行制,有代理人資格的人應該不會再想花力氣去考專利師。代理人的執照在去年底大放送,要等代理人凋零,我想大概要再等30~40年吧,只有一些不在這個業界,又被補習班給所說「百萬年薪」給誘惑的人才會奮力準備這一次的考試。
考科的一些想法
專利法規
很意外的沒看到專利要件的考題,我想應該是另外有考一科審查基準的關係所以題目圍繞著總則,專利權,實施,以及損害與賠償這幾節。我想未來還是會以這樣的基調來測驗考生。
不過專利還有新型與新式樣耶,怎麼出題老師不去翻這一些法條出題目呢?
行政程序與訴訟法
何謂處分,與處分相關的考題一定會出的,還有救濟的程序也是一定會出的。專利行政與訴訟程序不就是這一些而已嗎。
審查基準
取得申請日,新穎性,進步性,補充修正,更正,舉發的實務問題都考了。好像也就是這一些了。
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
這一科沒有什麼準備,就是要放給它爛的。都畢業10年以上了,怎麼可能把10年前那三本大部頭的書再拿出來讀!不過從考題來看,好像出題委員不怎麼刁難,物理,化學都是高中程度的考題。
我原先就認為普化一定會考元素週期表與相關的知識的,果然出了一題。不過考前還是沒有時間看元素週期表,當然普化的分數就沒有拿到了。
專業英文
考很多很少用的單字,之前有讀過台灣的專利法英譯,看來是沒有用的。考試的選擇題好像都是從法律英文中有關專利的部份來出題的,我想讀美國的專利法或是MPEP可能比讀台灣的專利法英譯來得有用。
這一科的補習班在考場散發的考前猜題,真是不夠精準。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London Agreement 將在 2008 May 01 生效
相關原文及影響
‧Europe makes patents more palatable
‧US and Japanese patentees stand to gain London Agreement bonus
在 London Agreement經過法國國會通過以後,將於2008年5月1日生效。簡單的說,在歐洲專利局審核通過的專利可以持審查通過的版本直接到英,德,法來註冊行使專利權。
至於EPC會員國對Lodon Agreement的實行作法,請參閱Wikipedia的條目。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EU暢議的專利法庭對共同市場有利,但對申請人有利?
原文連結: DSS case shows why EU leaders want one patent jurisdiction, but will patent owners?
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說明 DSS目前在歐洲的訴訟狀況,以及衍生的問題。
DSS是一家美國公司,發明了一種鈔票防偽的技術,並且獲得了EPO准予專利。它認為歐洲央行發行的歐元鈔票,侵犯了它的專利權,控告歐洲央行,要求侵權的賠償。
DSS一開始先向盧森堡來訴訟,但是盧森堡以他沒有管轄權駁回,於是DSS到每個歐盟國家進行訴訟。同時歐洲央行也在數個歐盟會員國的國家法院提起專利無效的訴訟。
目前已經有幾個國家有初步的訴訟結果,在英國最高法院暫時停止高等法院撤銷專利的決定,法國也有類似的決定。但是在荷蘭與德國則是專利有效,DSS準備進行侵權的賠償訴訟。
問題就來了,歐盟現在是一個共同市場,經濟事務應該有一體的標準,不同的國家司法系統對EPO所給予專利的看法不同,會導致整體市場的不一致性,對歐盟宣稱歐盟是單一市場的說法相當諷刺。所以歐盟應該會有進一步的作為。
但是對專利權人來說,歐洲專利法院會有幫助嗎?單一的歐洲專利法治制度下,申請人的專利是否有效是一翻兩瞪眼,全有或全無,如果申請人一個一個國家申請,英國不准專利,說不定德國還有機會。如果歐洲專利法院成立,申請人為了他的最大利益,說不定國家專利局的申請案將會激增喔。
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
USPTO 對 Peer-to-Patent 的 E-mail 說帖
FACT: It is an average of 44 months (almost 4 years) before you, the inventor, receive a First Office Action on the Merits of your patent application in Technology Center 2100 (Computer Architecture,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FACT: If you participate in Peer-To-Patent you could have a First Office Action on the Merits for that same application in only 23 months, and as little as 7 months if you opt for early publication.
Join already-participating companies such as GE, HP, IBM, Microsoft and other small inventors in this historic initiative to open up the patent examination process for public submission of prior art and commentary.
簡單的說列於Peer-to-Patent的案件可以增快審查速度。大家快去貢獻你的申請案吧!
Posted by
trifire
at
上午11:06:00
0
回應
標籤 peertopatent, USPTO